当前位置: 企业公开课 > 仓储物流 > 供应链
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
课程安排: 深圳

其它排期:

授课讲师:郭霆

课程价格:3200

培训对象:

报名热线:400-801-3929

请填写您的报名信息

您的称呼

报名企业

您的电话

< 返回继续选课

时间地点:
2013-4-20 至 2013-4-21  深圳      授课讲师郭霆
 1) 点击这里,查看最近是否开课!
 2) 本次课程已过期,请留下联系方式,近期开课时我们通知您!
学习费用: 3200 元/位
培训对象: 培训专员、培训主管、培训经理、培训总监、企业大学管理者等培训管理者
课程信息:

时间地点:2013年4月20-21日深圳
课程费用:3200元/人(含教材费、培训费、中午工作餐费等)
课程对象:培训专员、培训主管、培训经理、培训总监、企业大学管理者等培训管理者

课程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了解培训课程体系的理论;
掌握建设培训课程体系的方法;
掌握管理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能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初步的培训课程体系框架;
能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课程开发制度流程;
能组织并带领课程开发团队完成课程开发任务。
十几套课程体系及课程开发工具
每人一套印刷成册的课程开发成果
小班制教学,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导师指点

课程大纲:
1.课程在培训体系中的地位
企业培训体系的组成
什么是培训课程体系
什么是培训课程
什么样的需求需要课程来满足
课堂培训与非课堂培训
课程开发与课程设计
2.建立课程体系的理论
基于岗位职责的课程体系
基于素质模型的课程体系
基于学习地图的课程体系
基于职业化模型的课程体系
3.建立课程体系的方式
内部咨询
外部咨询
内外联合
4.建立课程体系的步骤
确定建立课程体系的理论
制定课程体系建设需求调研计划
需求调研的方法与要点
确定课程体系的框架
确定课程目录
制定课程开发的总体规划
5.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实用性
适用性
可传承
6.课程开发的四种方式
独立开发
外包开发
联合开发
教练式开发
7.课程开发的四种方法
复制法
酿蜜法
总结法
创新法
8.课程开发管理的关键点
课程开发立项
选拔人员,成立开发小组
制定课程开发计划
开展培训需求分析
确定课程大纲
编制培训教材与评估
设计培训教案、课程包与评估
试讲
修改完善
认证课程培训师
9.课程开发立项
课程开发立项的提出
课程开发立项的要素
课程开发立项审批
10. 成立开发小组
谁来参加课程开发小组
课程开发小组的组成
开发小组成员的职责
制订课程开发成果验收标准与程序
11. 制定开发计划
制定开发计划前的计划
课程开发计划表
开发小组成员的分工
如何制定课程开发计划
12. 解析培训需求
什么是培训需求分析TNA?
企业需求分析、项目需求分析与课程需求分析
制定培训需求分析计划
执行培训需求分析计划
总结需求分析的信息
13. 制定与评估课程大纲
解析需求信息
确定培训目标
课程主体内容
编制课程大纲
确定教学目标
评估课程大纲
14. 编写与评估课程教材
课程教材的呈现形式
编写课程教材的要求与方法
评估教材的人员组成
评估教材的维度与方法
15. 设计培训教案
教学设计三原则
整体规划课程,制定授课设计表
课程框架的常见形式
分解教学目标
编写单元教案
选择并设计教学方法
16.制作与评估课程包
课程包的组成
课程包的制作
评估教案与课程包成果的维度
评估教案与课程包成果的方法与程序
17.认证课程内部培训师
首席培训师
课程认证培训师
认证的标准与程序
对课程培训师进行认证
18.将外部课程纳入培训课程体系
什么课程需要从外部引进
如何甄选外部课程与培训机构
如何让外部课程更适合本企业
本课程授课与辅导中将运用的工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职业化模型课程体系框架》
《课程编码规则》
《课程立项审批表》
《课程开发计划表》
《需求访谈问话设计表》
《课程大纲》模版
《培训教材》模版
《培训教材评估表》
《授课设计表》
《培训教案》模版
《学员手册》模版
《培训师手册》模版(含各种教学方法说明书模版)
《常用的PPT设计模版》
《课程开发成果评估表》
《课程培训师认证评估表》

讲师介绍:郭霆老师  
教练式培训的倡导者
培训体系咨询顾问
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
《中国培训》杂志特约撰稿人
深圳总工会员工素质教育特约讲师
有20多年的教育、企业管理实践经验。自2001年从事咨询培训业以来,一直专心于企业培训体系、员工职业化方面研究与实践。曾在《培训》、《中国培训》等专业杂志上发表企业培训研究文章若干篇,管理顾问业教材《中国管理顾问手册》的编者之一,最新专著《职业理念》(暂名)正在编撰中。
郭老师的品牌课程包括《培训师培训TTT》《培训课程开发与设计》、《职业理念与职业道德》等。郭老师是教学设计专家,注重采用多种培训方法,注重现场与学员的互动,始终关注于学员理念的更新、技能的获得及最终行为的改变,重视企业的培训收益,把教练方法与培训紧密结合起来,促使学员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行动,巩固和提高学员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