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Background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技术进步步伐的加快,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小,为有效地对内外部动态环境做出反应,培育长期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加强管理。其中,强化企业成本管理就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成本管理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企业成本的实时控制,还包括对成本的事前制定与监控,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决策者预测、控制成本活动,制定最佳决策方案,促进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 如何更加准确地预测企业成本,有效地帮助决策者制定成本控制计划? 标准成本法or作业成本法,如何选择最适合企业的成本核算方式? 如何克服水土不服的障碍,将作业成本法更好的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各有哪些利弊,如何更好地结合两者的优势,充分发挥成本管理效益?
课程收益Benefits 【掌握先进的成本管理模式】引进西方先进的成本管理方式,助力企业发展 【搭建适宜的成本管理体系】借鉴国内外企业成本管理经验,寻找适合企业自身的成本管理模式 【优化内部的成本管理控制】通过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有机结合,开辟新的内部成本管控方式课程内容Syllabus 一、标准成本法的由来 标准成本法的产生背景 标准成本法在欧美、日本等国家的传播应用 标准成本法在我国运用过程中遭遇“水土不服” 管理基础比较薄弱 财务会计系统不支持 会计工作与技术测定相结合比较困难 二、什么样的企业适合运用标准成本法? 建立标准成本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明确了各成本中心的责任 有利于加强事前成本控制 有利于管理层决策 标准成本制定的核心理念—标准化 标准成本的适用对象及其基本要求 产品结构要合理 单位消耗要科学 单价要合理 三、标准成本法的企业运用 标准成本的实施 建立成本中心 制定标准成本(标准直接材料成本、标准直接人工成本、标准制造费用) 如何确定产品标准消耗量、材料的标准单价? 如何确定产品标准耗用工时、标准工资率? 如何确定产品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 如何确定产品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计算与分析 变动成本的差异分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 价格脱离标准造成的价格差异 用量脱离标准造成的数量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二因素分析法(耗费差异、能量差异) 三因素分析法(耗费差异、效率差异、闲置能量差异) 价格差异、用量差异形成的原因 案例1:德国大陆集团标准成本制度建立与应用案例分析 四、标准成本法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及改进建议 缺陷与不足 现代生产方式的变化导致标准难于制定 制定的相对稳定的标准不利于持续改进 制定的标准不利于成本控制 改进建议 将标准建立在影响产品成本的各项作业的基础上 将成本标准动态化,以解决传统标准成本制度中静态的标准 将产品成本核算和日常控制统一起来,以利于进行成本控制 间接成本分配的新方法—作业成本法 实施作业成本法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所有活动能够被清晰完整地分解为若干作业 针对每一项作业(活动),确定相应的成本动因(成本分配要素) 对于每一个成本动因,必须能够进行定量的描述和准确的计量 作业成本系统的设计步骤 作业认定 设计作业成本库 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 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 作业成本的计算(选择/开发作业成本实施软件系统) 资源动因选择要点 实施目标影响动因数量和系统复杂程度 实施成本越低的资源动因越容易被选择 动因选择能提高部门、员工的成本意识 关联程度越高的资源动因越容易被选择 作业动因选择难点 计量成本动因成本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动因与实际消耗资源成本的相关度高 选择的作业动因具有代表性、重要性 作业成本法的在不同行业的实践运用 传统制造业的作业成本法 高新技术业的作业成本法 现代服务业的作业成本法 小企业运用Excel挑战作业成本法 案例2:万科物业作业成本案例分析 作业成本法的优劣分析 通过对间接费用的合理分配,纠正了标准成本法得出的产品 成本扭曲缺陷 作业成本法是计算的是历史作业成本动因率,成本控制 具有滞后性 成本动因难以确定和划分,主观性较高,信息处理成本高 作业成本法与现行会计惯例存在冲突,成本系统升级改造困 难,适用性较弱 七、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有机结合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融合的必要性 两种成本法融合的前提 作业标准化 自动化 组织管理责任化 成本意识深入化 两种成本法结合构建的原则(战略导向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可控性原则、有效性原则) 两种成本法结合的具体方法(用作业成本法确定间接成本,用标准成本法确定直接成本) 基于“成本分配观”的结合 基于“过程分配观”的结合 差异平行结转方式(适用于分散核算型企业) 差异逐步结转方式(适用于集中核算型企业) 与“内部转移价格”的结合 案例3:山东富伦钢铁有限公司标准作业成本法案例分析
|